北湖之南有骑田岭,骑田岭主峰之西有金仙寨,金仙寨上有神圣的历史故事,有神奇的神话传说,还有神秘的云海雾霭。 金仙雄峰,是大自然留在骑田岭山脉中的大手笔,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造山运动留下的杰作。巨石堆砌的雄奇山峰,耸云天而俯群峰。它的山头活像一尊五官分明、头顶小冠、形象逼真的巨型仙佛。它仰望东方天空,像在向上帝报告人间冷暖,像在向天神祈求雨露阳光,人称仰天巨佛。 站在山颠,举目四望,郴州、桂阳、临武,多娇江山尽收眼底。这时,你一定会想起“一览众山小”的名句,也会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 金仙寨,原名高峰山。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民族压迫相当残酷,人民反抗日益强烈。在众多的反抗势力中,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势力最大。为了扩大反元势力,朱元璋派出不少高手到全国各地发展反元势力。其中派往南方的是武艺高强的金山和尚。一日,金山行至高峰山下,被雄奇壮丽的高峰山所吸引,于是披荆斩棘登上山巅。见山峰三面削壁,一条登顶小路陡峭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于是在山上安营扎寨,建立大本营。金山和尚凭借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武艺功夫,不到半年,教徒便发展到了两千多人。教徒们在金山领导下,建营房、筑寨墙、设寨门、积粮草,习武练艺,劫富济贫。百姓拥护,官富恐慌。反元势力越来越大。明朝建立后,皇帝朱元璋下诏金山回京受封,金山未赴,继续在山上修庙宇,教武艺,虔诚修炼。洪武二十六年六月初六日,金山圆寂,享年九十余。朱元璋获悉,悲痛万分,题“金山为民,风范永存”八字以嘉其功,赞其德。百姓为纪念金山,将高峰山改名为“金山寨”。不久,又传金山圆寂后已升天为仙,于是,百姓再改山名为“金仙寨”,并塑其像立于庙中神龛,以供祭拜。 从此,四方百姓,上山烧香祈福者,无日不有。而六月六日尤盛,这一天,有的倾村合户,欣然而往;有的隔夜而行,争先恐后。 寨上有口井,井水清澈,冬暖夏凉,甘甜可口。井水神奇:上寨者多,用之不竭;上寨者少,储之不溢。井形似马蹄,传说此是金山升天为仙之地,水井是其所骑神马踏出的蹄印,人称“神马井”。 山顶有棋盘石,是仙人下棋的地方。传说山下有罗氏妇女,一生为善,或帮贫济困,或养孤助寡,或送药医患,或调解纷争,人称“圣母”(其亲生二子和一养子亦然,人称“圣子”,圣母和圣子合称“四圣母子”)。圣母上山采药,休息时常与金山下棋。二人先后成仙后,在天宫中,若有仰天巨佛报告人间冷暖、水旱丰欠的信息,玉帝即派二仙下凡视察实情。视察之暇便在山雾掩护中于棋盘石上下棋。 二人成仙后,寨上云雾也变得神秘。有时云雾氤氲,飞升寨顶,把山头裹得严严实实。有时如轻绸薄纱遮盖山头,“仰天巨佛”隐约可见,虚无缥缈,扑朔迷离;山腰则云海茫茫,矮山或被淹没,或露山颠,山下村庄田野如沉海底。若遇上难得的机会,也会欣赏到太阳的笑脸。它把金色的光辉洒到寨上,“仰天巨佛”便顿时显现出清晰的容颜,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组成山头的嶙峋巨石,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古老的寨门和巨大的山石组成的“骆驼”,雄健俊美,栩栩如生;山头古庙,祥光霭霭,彩雾飞扬。 更为神秘的是家喻户晓的“金仙兆霖”。天旱年成,“仰天巨佛”必定长期云遮雾罩,俗称戴了“旱帽”。这是“仰天巨佛”向天帝报告人间大旱,请求上天下雨的信号。若天帝命“巨佛”脱帽三朝,即云雾消散,则预示上天将下喜雨。这便是“金仙兆霖”。 千百年来,神奇的金仙寨,吸引着四方香客游人。多少文人墨客慕名寻访,或填词题诗,或撰联作赋,或赞山之奇,或叹仙之灵,或描景色秀,或颂视野阔。兹选抄几首,以飨读者。 七律・金仙兆霖(其一) 旱帽脱时共畅然, 年年霖雨兆金仙。 亦符野老依旬课, 匪籍商羊得气仙。 自是神灵钟适扬, 同饮妙蕴贮乾坤。 君恩为有山灵助, 多稼益教咏大田。 七律・金仙兆霖(其二) 三朝旱帽脱山颠, 指日可占三澍涟。 果是神灵参造化, 胜同李靖转乾坤。 天心吝把玄机露, 地气偏净妙韵宣。 野老未谙八卦数, 算无遗失却如山。 遮鸪天 胜境腾空风景佳,游人莫畏行径斜。得天独厚庄严寨,眺望难穷无际涯。 朝暮景,奇云霞,浮光荡漾疑仙槎。堪徵致雨轻请气,晴明犹迷现雾花。 对联 上联: 金仙开胜景,天造巨佛凝瑞像; 下联: 古寨展神奇,地设朝雾兆甘霖。 大自然是伟大的,它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间;大自然是崇高的,它为人类安排了一处处胜地名山。朋友,你到过金仙寨吗?它可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巨大遗产,是古代文明的象征。朋友,来吧,金仙寨将热情地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