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经统一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32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比全国、全省分别高0.6、0.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1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298.6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685.04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39.1:50.6。
一、农业形势稳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8%。全市粮食产量191.29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74.27亩,产量374.58万吨,分别增长1.6%,2.3%。水果产量68.06万吨,增长4.8%。茶叶产量1.04万吨,增长1.4%。生猪出栏587.95万头,下降5.9%;牛出栏11.21万头,增长4.6%;家禽出栏3359.16万羽,增长29.2%;水产品产量12.27万吨,增长3.3%。
二、工业生产加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7、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采矿业增加值下降5.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7.1%。分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4.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4.1%,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1%,但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下降13.1%,建材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2%。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7.9%,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1.4%。省级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2%,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7.4%,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在主要产品产量中,平板玻璃、中成药、人造板、锂离子电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增长1.8倍、67.6%、64.7%、38.0%、13.2%,但精制茶、水泥、大米、石灰石、服装产量分别下降11.8%、11.8 %、17.5 %、20.6 %、80.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8%。
三、项目建设提速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1%,比全国、全省分别高4.9、5.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7.3%;但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5%。按投资方向分,产业投资增长11.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1%,生态环境投资增长7.5%,但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6%,民生工程投资下降35.5%。民间投资增长32.0%;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6.8%。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2036个,增加15.4%,完成投资增长10.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24个,增加8.9%,完成投资增长10.5%。
四、消费市场活跃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2亿元,比上年增长6.3%,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8、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析,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3%和6.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0.3%、6.1%、10.5%、11.2%。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8.0%。其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6%;饮料类增长19.2%;烟酒类增长18.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0%;日用品类增长37.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9%;汽车类增长4.0%,但金银珠宝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分别下降19.8%、6.9%。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限额以上单位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下降20.9%。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4.7%,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4.0%。
五、外贸稳居前列
全市进出口总额471.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增长6.2%,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2、14.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出口223.53亿元,下降18.7%;进口248.35亿元,增长46.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0401万美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长28.1%,增速居全省第5位。
六、财政收入增加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9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1、0.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29.94亿元,下降0.5%;地方税收占比67.2%;非税收入完成63.44亿元,增长10.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0.44亿元,增长3.5%,其中民生支出467.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5%。
七、金融信贷加强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5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比全国、全省分别高4.9、5.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94.2亿元,增长10.9%,比全国、全省均高3.7个百分点。新增贷款313.0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余额存贷比为76.9%。全年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94.45亿元,金融机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04亿元。全年全市保费收入9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9%。
八、物价涨幅平稳
1-12月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与上年同期持平,比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0.3个百分点。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1%,比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高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2%,衣着上涨0.3%,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4%,交通通信下降3.0%,教育文化娱乐下降0.8%,医疗保健下降0.2%,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5.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畜肉类上涨0.2%,菜及食用菌上涨6.2%,食用油下降2.6%,烟酒上涨0.3%。1-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2.4%。
九、民生事业改善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61393人,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13.7%。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39元,比上年增长5.2%,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5933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98缩小至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