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使用说明
您的位置:  党校首页 > 市情市策数据库 > 经济建设 > 正文
郴州・苏仙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22-09-18 17:46   作者:郴州市统计局   来源:郴州市统计局   文档类型:HTML

郴州・苏仙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苏仙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这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全区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落实省委三高四新、市委一极六区战略部署,�哿ν�心、攻坚克难,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55.2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20.4亿元,增长10.0%;第二产业179.9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154.9亿元,增长7.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14万元,增长8.5%。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50.6:43.6,其中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0.4个和0.8个百分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844人,增长2.6%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07人,增长4.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4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94%

2021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2.1%衣着类上涨1.1%居住类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6%医疗保健类下降1.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7.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5.9%

二、农业

2021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农业产值14.8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2.2亿元,增长5.5%;畜牧业产值18.1亿元,增长18.4%;渔业产值1.8亿元,增长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亿元,增长7%全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9.02千公顷,产量为11.73万吨;油料种植面积为4.83万亩,产量为0.6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为10.7万亩,产量为22.4万吨;烤烟种植面积为1.74万亩,产量为0.41万吨。

2021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5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7家,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6实现销售收入10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利税5.9亿元,增长12.6%;实现利润12.74亿元,增长189%。全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为318个,实现收入3.8亿元,增长5.6%。全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56.8万,增长82.3%

2021年,全区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8处,投入资金7497万元,完成土石方14.3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7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0公顷。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全区提质改造农村公路20.6公里,完成建设农村公路安防设施28.3公里,改新建农村公共厕所5座,改新建农村户用厕所710户。建设乡村公共部位安防设备658个,建设镇市政消火栓39具,7支镇专职消防队配备配齐固定专职消防员共27名。农村低保标准达到4920/年,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水平达到368/月,为4505名农村适龄妇女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建制乡镇卫生院均实现中医药服务有人员、有场地、有服务、有设施的四有要求。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2021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5家,全年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其中苏仙产业开发区增长10.2%高新技术产业园增长8.8%。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9.9%,制造业增长11.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3%。从六大支柱产业看,能源增长12.5%,有色金属增长74.9%,化工下降12.6%,建材下降18.7%,机械装备制造下降27.1%,电子信息增长26.6%。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水泥269.1万吨,下降1.3%;十种有色金属13.7万吨,增长134.0%;白银41.5万千克,增长1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2%实现利税59.8亿元,利润总额11.9亿元,比上年净增12.6亿元。

2021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8.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7万平方米,下降10.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5.7万平方米,增长2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21.9%,非国有投资增长12.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7.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2.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0%,其中采矿业投资下降9.8%制造业投资增长1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80.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6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74.7%,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127.3%,住宿和餐饮业投资下降73.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下降63.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90.0%,教育投资增长274.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下降68.8%

2021年,全区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16.1万平方米,增长8.9%;商品房销售额65亿元,增长8.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0.7万平方米,下降81.9%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总体恢复202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13.0亿元和20.6亿元,分别增长14.4%15.3%,城乡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企业完成商品零售额31.9亿元,增长19.8%,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2.5亿元,增长5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3.2亿元,增长18.5%;汽车类零售额13.2亿元,增长9.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1.1亿元,增长28.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4亿元,增长49.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3亿元,增长65.1%

六、对外经济

国外贸易稳定增长2021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7%,其中出口额28.4亿美元,增长51.9%;进口额7.8亿美元,增长7.9%

全区实际到位内资总额98.2亿元,增长6.0%

七、交通、邮政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逐步恢复。2021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6.5%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9家,其中4A级及以上旅游区(点)4家;全省等级旅游区(点)23家。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步恢复2021年,全区公共财政收入达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上划中央两税2.02亿元,增长32.6%上划中央所得税0.62亿元,下降1.3%;上划省级收入0.67亿元,增长24.1%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增长11.3%全区公共财政支出36.83亿元,增长23.5%,其中民生支出32.55亿元,增长30.1%

2021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9.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7.3亿元,增长10.4%。全年保费收入24.5亿元,增长8.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2021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在校学生辍学率0.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21人,在校生5596人,毕业生1152人。普通高中招生3807人,在校生9968人,毕业生2920人。初中学校招生6950人,在校生19547人,毕业生6105人。普通小学招生5681人,在校生37100人,毕业生6588人。特殊教育招生220人,在校生220人。全区共有幼儿119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6026人;各类民办学校8所,在校生12337人。

科技创新稳步增强2021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占GDP比重达32.9%。全区拥有省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14家,增长11.7%。全年发明专利申请104件。年末拥有专利授权91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中向好2021年,全区共有群众艺术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各1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艺术表演团体2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3,比上年增加2。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稳健发展。2021年年末全区辖区内共有卫生机构368个,其中医院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72个,村卫生室15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人;乡镇卫生院15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1人。全区拥有医院床位数2967,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590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383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63人,注册护士1781人。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地801个,其中体育馆32运动场718游泳池32各种训练房25个。全年开展全民健身项目6项次,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9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8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得到平衡。2021年,全区批准建设用地41.72公顷,建设占用耕地17.13公顷,补充耕地29.31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63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27万公顷。全区已发现的矿种14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50

城乡环境不断改善。2021年,全区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97.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67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8.1%

2021年,全区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为5044公顷;国家地质公园1个。完成造林面积426.6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666.67公顷。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2021年,全区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8起,死亡人数8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0225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支实现普增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6元,比上年增长8.6%。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01元,增长8.0%。其中,工资性收入27353元,经营性净收入3275元,转移性净收入7325元,财产性净收入5148元。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8元,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15357元,经营性净收入6450元,转移性净收入3875元,财产性净收入156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629元,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428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67平方米。

2021年,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1.85万人,参保率达96%。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6.31万人,增长2.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16.21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为3.49万人,增长22.9%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47万人,增长15.4%

2021年,全区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153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为1825人。全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435.3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人数为5477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32个;新改建公办养老机构1,公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数150张;新建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5所,养老服务示范点新增床位数150张。全区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12万元,筹集福彩公益金20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67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Copyright 2008-2025 Powered by czswdx.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2843号-1
主办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网站维护: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办公室
郴州日报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