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使用说明
您的位置:  党校首页 > 市情市策数据库 > 经济建设 > 正文
安仁县加速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工作纪实
更新时间:2022-03-01 15:33   作者:黄秀丽 龙清平   来源:安仁县政府   文档类型:HTML

安仁县加速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工作纪实

趁着湘赣两省正在加速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东风,2021年,安仁县深入贯彻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落实市委“一极六区”部署,立足“三区叠加”独特优势,开放崛起,奋勇争先,以红色为魂、绿色为底、特色为要,在湘赣边区域合作中绽放缤纷色彩。

共寻“初心源”红色印迹,打造文旅融合胜地

安仁素有“神农故郡”美誉,既富含历史底蕴,又遍布红色印迹,是朱毛会师井冈山的策源地,与井冈山红色文化相依相融,同频共振。

该县加强湘赣边区域红色文旅融合,共寻“初心源”,同创“旅游圈”,联合井冈山、遂川、茶陵等8个片区县开展文化沙龙活动,建立了联络交流互动机制,深度开展红色旅游交流合作。

为加强红色资源保护,摸清文化家底,该县全面开展历史文物普查认定,对湘粤赣边特委和湘南工委联席会议遗址潭湾、福星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红灯窝、红七军进入安仁线路遗址——大石福寿山等17处革命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普查,新增了3处革命遗址,建立了详实的红色基因数据库。去年以来共修缮朱毛会师井冈山策源地轿顶屋、朱德整军地卢古祠、唐天际故居、北伐首战指挥所李家祠等7处革命遗址。

全力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该县积极与井冈山市联系,力争把轿顶屋、唐天际故居等纳入井冈山干部学院教育实践基地。制作《轿顶屋》《唐天际故居》《致敬百年 重温经典》等专题红色宣传片,举办红色讲解员风采大赛,开展红色教育“七进”活动,让红色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深入宣传近代湖湘文化崛起的开启者欧阳厚均、民族英雄台湾知府侯材骥等历史名人,重点推介现代雕塑大师周轻鼎、鱼画大师东方人、陶艺泰斗周国桢等现当代艺术名人,积极向外推广安仁本土文化。

发展“红色+”文旅产业。该县结合“神农故郡”“安仁赶分社”、稻田公园、熊峰山公园、龙海温泉等独特的神农风俗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突出“红色+绿色”“红色+暖色”“红色+古色”等“红色+”品牌。重点推进“九个一”特色旅游项目,打造“一城、一园、一山、一路、一居、一江、一湖、一泉、一节”旅游格局。重点塑造“十个30”特色旅游品牌,打造30家网红店、30个网红打卡点、30家精品民宿、30种传统美食、30个写生基地、30个知名景点、30个精品文旅产品、30段精品视频短片、30首精品歌曲、30家现代庄园。加速推进全域旅游新业,形成以安仁至井冈山为主轴的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加快融入湘赣边红色旅游圈,形成具有安仁特色的旅游消费。

合唱“湘赣红”区域品牌,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安仁县持续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现代农业合作,与井冈山市、遂川县等地签订《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唱响“湘赣红”区域品牌,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工作,探索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行“小改大、弯改直、高改平”,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一批集中连片、整村流转的示范典型;完善农机装备体系,积极申报果园田土宜机化改造试点县,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集约化耕作,不断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

创建农业特色品牌。借力“湘赣红”农业品牌,巩固壮大优质米、油茶、水果、药材、茶叶等传统产业,着力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生猪等4个特色百亿产业,创建中药材特色小镇和食用菌特色小镇,成功申创使用“湘赣红”公共品牌企业7家、申创“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6个。同时,积极打造“安仁枳壳”“安仁大米”等县域公共品牌,做强“豪峰绿茶”“湘鲁脐橙”“奎中源”“神农赋”等企业特色品牌。全面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推进生平米业二期粮食加工和仓储,鑫亮粮油大米、油脂加工和仓储,年产茶油1万吨的加工厂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办好油菜花节,提升稻田公园品位,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打造绿色农业基地。着力将湖南郴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打造为集生产、加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农产品检测认证体系,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切实抓好9个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的申创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订单农业,全力打造粮食安全保障区,把安仁建设成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同构“大招商”开放格局,打造产业转移宝地

该县主动融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不断搭平台、优服务、强链条,推动产业发展。2021年1-12月,全县洽谈项目266个,签约项目67个,合同引资金额501.9亿元,成功引进了湖南金荣集团、山东万华集团、广东聚石化、东莞耐仕特新型材料、新能源开发战略合作等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值利润大、税收贡献优的好项目。2021年11月份,又与“三类500强”企业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成功签订合作协议。

以良好的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茶常高速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华王至郴州北高速、火车货运站等项目,重点加强与江西互联互通。加快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平台建设,发展壮大冷链物流、城市配送、集中仓储、冷链贸易等行业,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围绕“五好”标准推进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业、生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搭建承载平台、科创平台、金融平台、人才平台,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全面推进园区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以员额总控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新型干部人事制度体系。

以优质的服务促进产业转移。制定出台《安仁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服务推进机制》,推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预申请制度,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项目帮办代办制度和项目审批“容缺办理”机制,大幅压缩审批流程,快速推进项目落实落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梳理确定“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等17类、39项具体工作任务,细化形成任务分解表,为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大力实施园区“宁静日”制度和部门入园检查备案制,做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以完整的链条对接产业转移。顺应沿海产业抱团转移新趋势,围绕发展电子信息、特色食品药品、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文旅康养、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链,推行招商优惠政策“三类500强”“厂房代建”“抱团入园”“购地办厂”“套餐”模式,组建6支产业链招商小分队和4个专业招商站,构建全员招商、全面招商、全力招商的产业链大招商格局。成功引进了湖南聚石科技、比卓电子、深圳众显光电、安福贝堡电子科技等一批延链补链项目。


Copyright 2008-2018 Powered by czswdx.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16657号
主办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网站维护: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办公室
郴州云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