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自贸片区创新联盟主办的自贸片区创新联盟第四次制度创新会议在前海深港创新中心举行,来自全国58个自贸片区的有关负责人、香港方面的友好合作伙伴、知名专家学者于线上、线下再次共聚一堂,共享自贸试验区发展经验成果,共谋自贸战略未来发展大计,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共同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持续将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推向深入。会上,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作为新加入成员代表作典型发言,全面展示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建设一年多以来的成效、改革创新经验以及未来展望。
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建设一年多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立了“十四五”期间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打造“一极六区”的蓝图目标,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劲头,加快制度创新和经验复制推广,激发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新活力。
截至10月,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102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89项,实施率87.3%;264项落实举措,已实施228项,实施率86.4%。国务院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37项(其中14项郴州暂不具备复制推广条件,3项暂缓实施),已完成15项,正在推进5项。
发展成果显现 企业迎来利好
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自去年9月设立以来,我市始终秉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这一核心要义,主要从持续深化改革、谋划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进行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企业带来利好。
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灵魂,也是赋予自贸试验区最大的自主权,我市坚持在不断深化改革中释放创新红利,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实施方案》为蓝本,加强推进制度创新,涵盖政府职能转变、投资改革深化、贸易转型升级、金融开放创新等多个方面。同时,加强企业走访,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围绕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着力破解深层次机制体制障碍。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企业切实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通过“外汇收支结算便利改革”,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内郴州市正顺通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完成了湖南自贸试验区首笔资本金便利化结汇业务,片区内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虹格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成功入选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白名单企业;通过“创新区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监管模式”,片区内台达电子公司一年可节约包装材料一半以上;通过“交地交证即开工”改革试点,片区内兴盛优选项目报建审批时限由75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一次性投资成本节约2500余万元;通过综保区内维修业务改革试点,片区郴州磐石电子有限公司迎来业务新拓展;通过基于投行思维模式下的上市公司债务危机处置制度创新,成功引导金贵银业公司债务处置,企业焕发新生机;通过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热情。此外,化妆品抽样放行、矿石混配业务等一大批与企业切身利益相关的改革任务也正在有序推进实施。
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建设不是只为了发展贸易,而是要优化完善经济体系;不是为了“建墙”,而是为了“拆墙”,着力推动区内区外政策协同、产业联动,发挥辐射带动的乘数效应,进而促进全市贸易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服务升级,以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建设引领、统筹、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
为此,我市高起点谋划片区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一主一特一新”产业体系;聚焦主导产业,实施链长制,推进精准招商引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积极争取省市相关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片区,实现片区事务区内办结,管理权限闭环运行,又相继出台总部经济、服务贸易、市场监管、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等一揽子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打造片区“政策洼地”。另外,片区内全省首家自贸试验区医院已挂牌运营;郴雅国际学校今年9月投入使用;片区国际商事巡回审判庭已入驻运行;城东第一高楼宁邦广场正式开工,片区“产城人”融合发展雏形初显……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还将充分发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作用。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是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走廊的重要一极,更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的功能定位就是要打造湘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落户片区的绝大多数项目均来自粤港澳大湾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不断加强与粤港澳规则对接、数据对接、要素对接、环境对接,深化“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通关一体化等改革措施,建立和完善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对话和部门协商合作长效机制,学习并引入粤港澳产业模式、专业服务、项目管理等先进做法。其中,由世界500强企业——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湘威新材料科技城项目为两地合作树立了标杆,项目从洽谈到落户投产仅8个月时间,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将成为园区工业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持续优化环境 不断扩大开放
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建设是我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我市重点围绕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主动创新,推动改革试点任务落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推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双向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为实现外商投资便利化,我市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开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资市场准入,鼓励外资投资先进制造业,积极对接港澳的现代服务业,完善投资便利化机制,对外商投资全程代办、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为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加快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和央企的奖励办法》,支持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和总部经济。同时,我市还开展了小分队招商、筹办“港洽周”等活动,先后引进了广州越秀集团、红狮控股集团等企业投资项目,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全面促进项目落地见效。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我市引进项目48个,签约金额156.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140家,注册资本60.69亿元。
此外,我市还积极引导“走出去”对外合作,充分利用“湘企出海”郴州专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信息需求、政策需求、专业服务需求及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截至2021年5月31日,“湘企出海”郴州专区共发布832条资讯,图文总阅读次数达4700余次。我市还建立了矿产企业联盟发展,支持建设柬中金属材料产业园区,鼓励企业主动抱团“走出去”。
在推动外贸转型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我市加快改革创新,开展保税维修和进口再制造,出台了全省首个保税维修实施办法,推动实现加工贸易向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丰厚的服务贸易转变和延伸。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发展,出台了《郴州市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桂阳电商产业园已开园。推进“1210”进口,进口商品展示展销和线下O2O业务,鼓励企业建设海外仓,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郴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功能叠加、联动发展。同时,我市还在加强外贸综合服务、国际交流合作上下功夫,建立了外贸供应链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推动进口分拨、保税物流等业务发展;今年9月第九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盛大举行,以展会为平台促进国际经贸往来。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样离不开广泛拓展渠道、畅通物流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通过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单一窗口”主要业务运用率已达100%,并积极拓展出口退税、服务外包、维修服务等地方特色业务;开通中欧班列,4月、5月,中欧班列(郴州)各开行一趟;完善口岸平台,积极推进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升级改造,提质升级现有铁路货栈,建设高效率的国际快件、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的清关服务平台。
坚持稳定发展,我市开放型经济保持全省前列。据统计,1月至5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实际使用外资总量位居全省第五,实际到位内资总量位居全省第三。1月至5月,新引进重大招商项目(投资额1亿元以上)146个,总投资551.75亿元,引进“三类500强”项目8个,总投资73.63亿元,项目履约率为98.63%,开工率为91.1%,资金到位率为19.64%。
吹响冲锋号 干出新气象
下一步,我们要加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打造“一极六区”为总引领,按照“半年出经验、一年有成果、两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的要求,主动作为,创新实干,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它意味着改革开放的方向,也代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提振精神状态,提升责任担当,以更高的积极性、更强的使命感来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坚持创新,开辟新道路、拓展新空间,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强政策研究,深入一线调研,摸清企业诉求,汇聚智库专家力量,研究制度创新路径,注重创新举措的整合提升、系统集成,形成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操作性更强的创新举措,确保拿出一批国家、省级案例和试点经验。
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环境。要对标国际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要优化产业环境和产业生态,加大出台吸引高端专业人才的政策措施,促进技术、人才和产业链条融合发展,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我们要进一步壮大产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头部企业,打造高端产业板块。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动郴州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领域催生新的增长点,借助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欧班列等平台,强化产业对接和融合发展,实现郴州自贸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还要进一步联动对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政府层面对接,进一步扩大对粤港澳开放领域,着力加大规则对接、标准互认、要素便捷流动、营商环境同质对接力度,扩大企业受益面。在投资、贸易和资金、人员往来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的措施,破解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产业连接和市场统一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各类开放平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