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使用说明
您的位置:  党校首页 > 市情市策数据库 > 历史沿革 > 正文
韩愈、张署与临武旧事考
更新时间:2023-10-30 16:32   作者:管理员   来源:郴州日报   文档类型:HTML

韩愈、张署与临武旧事考

□ 周坚韧

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前150年历经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公元804年,是唐朝第九任皇帝德宗李适在位的最后一年。此时,盛唐的景象不复存在,严重的旱灾,中风的太子,老迈的皇帝,注定这个朝代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也注定因为韩愈和张署让地处湘南边陲的临武县存入史册。

上书遭贬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京城周边地区,夏季大旱,秋天又遇上早霜,农作物失收、减收已成定局,民不聊生。然而,时任京兆尹的李实却下令横征暴敛来向皇帝邀功,并向皇帝谎称:“今年虽然遇上了天旱,但禾苗长得很好。”皇帝不仅不下令减少税赋,反而放任李实等人为所欲为。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社稷江山风雨飘摇,黎民疾苦谁来过问。此时的国情民意让身为监察御史的韩愈、张署等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监察御史虽是朝廷命官,担负着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整肃朝仪的任务,但由于是八品官,要与李实这样的四品官较量,胜负难料。然而,良心、正义、品行都不允许韩愈退却,他在同为监察御史的张署等人的鼓励下,于公元803年十二月底写下了那篇名传千古的《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右臣伏以今年以来,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田种所收,十不存一……伏乞特赦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在百姓腹内,征未得者,暂且停征,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韩愈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当时,他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虽然官职不高,但已是朝中“一支笔”,锦绣文章令人折服。但他忽视了一点,官场险恶,自己在奏章中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谎报民情的一大批高官和横征暴敛的京兆府,岂有不受夹击之理?正在病中的德宗皇帝又听信谗言,一怒之下将韩愈以及附议的张署分别贬到了偏远的南方山区──广东的阳山县和湖南的临武县做县令。

官不逢帝

德宗李适,是一个在深宫里长大的继承者,才能平平。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还被司马光批评了一通。

这年收成好,十二月初一,皇帝到新店一带打猎,因为高兴,与百姓赵光奇有一段对话。大意是老百姓为什么丰收年还不安乐。赵光奇的回答很有意思:“诏令没有信用。以前说除两税之外,一切徭役都要免除,现在官府征收的不属于两税范围的,比两税还要高,后来又说由官府收购粮食,而实际上又不给钱,等于是官府强行夺走了粮食。开始说只要把粮食送到路边就行了,现在却要送到京城西边的军营中去,动不动就几百里,车也推坏了,马也摔死了,家产全赔光了还不能支撑、应付下去。忧愁困苦到了这种地步,百姓哪里还有安乐可言?每每朝廷下诏书说优待、体恤百姓,那只是一纸空文罢了!恐怕这是因为圣明的皇上深居在九重皇宫里,对这些事情都不清楚吧!”赵光奇一位穷苦农民,说出这番大胆得体的话,感动了皇上,皇上顺势做个好人,下令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税赋徭役。

然而,皇帝这一决策,从治国安邦的根本上来说是愚蠢的。所以司马光一针见血地指出:“……本来,皇帝应该举一反三,审讯那些违抗诏令、残暴地虐待百姓、无制地增加税赋徭役、盗窃私吞公家财产的部门和人员,还有那些天天说民间喜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的阿谀逢迎者,罪重者当诛之……但德宗皇帝将这些重要事情放在一边,只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税赋徭役。天下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之多,又怎么能人人都亲自向皇上讲明实情,而户户都能免除赋税徭役呢?”

回过头来说韩愈,碰上这样一个皇帝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抑郁赴任

临武已是楚最南,阳山更在百里外。临武县和阳山县分属湘南和粤北,临武是个美丽的山区县城,四面环山,有武水河穿城而过。然而对于从北方来的张署和韩愈来说,却明显存在着水土不服、交通不便、语言不通、民情不明四大困难。

韩愈是张署尊敬的师长,同时,韩愈又对张署因自己而遭贬深感内疚。公元804年春节过后不久,两人便相约一起南下。此去的关山千重万重,出了秦岭到南岭,两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到达临武时已是春末夏初。韩愈和张署都有诗对这段经历作过描写。韩愈写道:“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划穷高桅。阳山鸟道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隤。”张署写的是:“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水,鵩鸟闲飞露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可见当时两人的心境是多么惆怅郁闷。

到达临武后,张署先到县衙安身,然后挽留韩愈在官所住几日,一则消除旅途劳顿,二则互诉情谊。县衙对面有一座小山(为纪念他们两人在此相会,后临武人将此山命名为韩张山),山上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张署陪韩愈在山上漫步,两人心境相同,忧国忧民;同时也互相鼓励,相信总有北归的日子。数日之后,韩愈启程赶往阳山,张署亲自相送,到达距县城20余公里,与广东交界的毛吉岭,两人依依不舍,两手紧握,相约隔段时间,再到临武相聚。

此后一年余时间,韩愈大约三次到临武与张署相会,一般在临武境内边界上的一小村庄──韭菜水村(后人因此将此村改名为期宿村)小住一宿,两人饮酒作诗,暂时忘记了忧愁苦闷。韩愈曾作《题张十一署官舍三首》送给张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韩愈,张署在历史上提高了知名度;因为韩愈,临武的文化积淀更为厚重。

遇赦复挫

此时的朝廷也经历着重大的变故。德宗皇帝已是苟延残喘,公元805年正月初一,众人向皇帝请安贺新春,太子李诵因为中风不能前来,皇帝更是伤心欲绝,接班人都没有了,大唐江山难道就此了结了吗?皇帝卧床不起,到正月二十三日便驾崩了。由于王叔文、王伾等人的扶助,太子还是当上了皇帝,处理朝政。李诵明确了班子后,于二月二十三日,下诏将京兆尹李实贬为通州长史。长安城内,大街小巷,老百姓欢呼雀跃,人们都拿着砖头瓦块在路上等着要打李实,李实改走小路,才躲过了老百姓对他的惩罚,可见贪官污吏多么不得人心。

二月二十四日,李诵皇帝宣布大赦天下。由于病情严重,到了八月初四,李诵又将皇位传给太子李纯,这一年,先后经历三个皇帝。朝廷变故,韩愈、张署二人不久都知道了,大赦诏书到了他们府上,估计已是四月份。遭贬一年来,两人除了相见短暂的欢愉外,更多的是处理政务。他们牢骚满腹,终日思归。张署在诗中描写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可见他是多么不满。接到皇帝大赦天下的诏书,他们喜悦的心情无法抑制,两人又在临武相会,韩愈在《忆昨日和张十一署》诗中写道:“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无妄之灾无药喜,一善自足禳天灾。头轻目朗腰骨健,古剑新刷磨尘埃。”这是何等的喜悦和欢快。韩张二人不是圣人,无论是牢骚还是喜悦,都是真情的流露,都很真实。

当时大赦一般都是死罪者流放,流放者回归,有的还可以提升。韩愈张署先后到郴州待命,到了八月份,李纯上任再次大赦,可以说两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回京顺理成章。然而,乐极生悲,好事多磨。不知何故,韩张两人却让湖南观察史杨凭感到不舒服,他不仅不如实向京城报告他们两人的工作及目前情况,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韩愈改派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将张署改派为江陵府功曹参军。参军,是一名科员,相当于参谋,记录员一类的小官。

韩张两人的心情又跌到了冰点,八月十五这天,两人在郴州州府且饮且歌,且歌且哭,原以为“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免)死。迁者返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却不料“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真是人生无常、政治险恶、前途难卜啊。

韩张两人只得前往江陵赴任,直到一年以后才陆续回京。由于是带着情绪到南方,而且时间不长,所以没有留下光彩照人的功绩。但瑕不掩瑜,他们不畏强权、关心百姓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敬仰。

Copyright 2008-2018 Powered by czswdx.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16657号
主办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网站维护: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办公室
郴州云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