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使用说明
您的位置:  党校首页 > 市情市策数据库 > 历史沿革 > 正文
赤石万寿桥
更新时间:2022-08-11 16:04   作者:谷背明   来源:   文档类型:HTML

赤石万寿桥

万寿桥,位于宜章县赤石乡赤石村,横跨渔溪河东西两岸,为郴州资兴、汝城、宜章和广东乐昌来往通衢大道,官民商旅络绎不绝。万寿桥为宜章县八大古桥之一,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由本土乡绅欧良家等募建。旧名万寿桥,因“万寿”为皇家忌讳,改称永济桥,后因渔溪河涨水桥圮。乾隆丁巳年(1737),先达甃石建桥三孔,丙申年(1776)孟夏圮于水灾。庚子年(1780)乡绅倡捐落成至今。石桥三圮三建,二百多年来,每块石头皆雨淋着沧桑,日暖着岁月。桥全长66米,宽7.1米,高10余米,全部采用青石材质,每石凿有榫头或榫眼,利用凹凸方式连接,凸出部分对准榫眼,垒砌对缝严丝,没有石灰沙子之类粘合剂,且圆周计算精准,三大圆孔形状完美。桥东台阶十七级,西向十八级。人们拾阶而上,凭栏观景,心旷神怡。

传说,当时石匠曾为寻找石场犯愁。既要考虑运输近,节省劳工成本,又要有格子纹路的青石,材质硬度适中,容易取材打凿成形。石匠行业讲究晚上子时到山地偷听土地神示的凿石声,来寻找取石之地。他刚走几步,就听到五十丈外的上游岸边传来“叮”的凿石声,石匠寻声而近,原来是在一个不大的山坡上。第二天,师傅带人挖采,掀开黄泥表层,底下现出一座纹路清晰呈墨绿色的青石。后来取石凿料没有发生过手足损伤之类的事故,整个工程一路顺手顺脚。说来也巧,在取好最后一块合龙石时,那座石山的料石也刚好采空。好像上天有意这样巧妙地安排,石尽桥成。

又传,架桥伊始,水深急湍难捞底,掌事焦虑万分。一日早晨,一白胡子老人抱小孩亲着嘴从他身边走过,对他说,可以用松树打桩围墩,说完老人飘然不见。掌事顿悟:大口亲小口这是吕字,一定是神仙吕洞宾显身助他。石匠按神意指点,架桥进展顺利。每日工地百人做事,吃饭只见九十九人,直到大桥落成。

赤石地扼楚粤要冲,万寿桥为驿道关卡。明洪武年间(1368)始设巡检司,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赤石驻外委把总一名,万寿桥驻守巡检弓兵三十名。桥面两边砌有丈余高防御墙,留有一排排用于观察和射击的小斜孔。清咸丰七年(1857)六月,石达开率十万太平军从江西而来,清参将钟万兴部在万寿桥上阻击,被太平军击败。

湘南起义期间,万寿桥见证了赤石人民为求翻身、自由,踊跃参加革命热潮的宏大景像,以及谷五兴、谷金方、曾纪传、曾广九、曾广加、谷行笃、谷言进等十几名共产党员、农民赤卫队员在万寿桥下的沙洲坪被国民党挨户团残暴杀害的血腥场景。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长征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八军团、中央纵队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首长经过此桥,那些坚毅的足音,至今合着奔流,回荡在赤水两岸。

因明清衙门、客栈、饭铺、肉铺在桥西,药铺、米铺、打铁铺在桥东,桥上摆摊设点连接两头街道,从民国到解放初期,逢圩赶集,万寿桥成为交易闹市。1985年“8·25”洪灾冲毁东西桥头泄水孔,当年修复,改为公路桥。二百多年沧桑岁月,万寿桥穿越时空,从明清驰来,于风霜雨雪中,走向国泰民安的今朝。石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磅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赤石万寿桥,犹如一条苍龙横跨赤水河两岸,把幸福渡给一代代勤劳的乡人。


Copyright 2008-2018 Powered by czswdx.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16657号
主办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网站维护: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办公室
郴州云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