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使用说明
您的位置:  党校首页 > 市情市策数据库 > 历史沿革 > 正文
临武县概况
更新时间:2018-10-17 10:48   作者:管理员   来源:郴州市政府   文档类型:HTML

临武县概况

临武县地处湖南省最南部,南岭山脉东段北麓,是湘南置县历史最悠久县之一。战国时期设临武邑,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北界桂阳,东连北湖、宜章,南邻广东省连州市,西靠蓝山,西北毗嘉禾,南距广州市300余公里、连州市80公里,是湖南改革开放的南大门,通往广东沿海的咽喉要地。县境属丘陵半丘陵地区,东山山脉和西山山脉将全县分为珠江水系和湘江水系,东南部为盆地。县内最大河流武水河自西向东注入珠江水系一级干流北江;北部河流呈树枝状汇入湘江。全县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5镇17个乡,总人口31万。

   临武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贮藏量的矿藏有9类50多种,其中大型矿床9处,中型矿床12处,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县内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其中历史上较高知名度的产品有白蜡、龙须草席、香塘鱼,近年开发的产品主要有临武鸭、香芋、蜜柚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农业资源,推动了我县交通运输业发展,全县机动车拥有量由1991年的3208辆增加到2001年的9838辆,年增长9%,早在1997年,我县就被二汽授名为“东风汽车县”。至2001年我县已有东风汽车2500多台。

  多年来,临武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优势,不断调优调强县域经济结构,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12亿元,增长11.2%;财政总收入1.23亿元,增长12.82.%;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4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686元,增长5.1%,初步形成了以临武鸭、优质水果、商品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和以有色金属采选冶、煤炭、汽车修配、农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产业格局。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2001年实施科技项目100多项,顺利通过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复检。广电事业发展加快,被评为全省广电宣传管理先进单位。群众性文化和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质,孕育了临武众多的人文景观。有号称世界第一天然大佛,龙洞烟云,东林胜景、西山霁雪、挂榜晴岚、武水拖蓝、舜峰晚眺、韩张山、秀岩风月等为临武八大名胜景观。明代大旅游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学家韩愈,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等文人墨客曾驻足临武,留下了不少人文墨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临武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在农业方面,由传统的精耕细作逐步向商品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迈进,形成了以临武鸭为主的养殖业,以临武蜜柚为主的小水果产业和以临武香芋为主的蔬菜产业等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在工业方面,由传统单一手工作业、家坊式生产,逐步向轻工业、矿业、机器制造业等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产业迈进,特别是有色金属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采、选、冶一体化经营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临武经济的新亮点。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临武县委、县政府营造了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一个繁荣富强的临武正在不断崛起。

Copyright 2008-2025 Powered by czswdx.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2843号-1
主办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网站维护: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办公室
郴州日报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