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首页
使用说明
您的位置:  党校首页 > 市情市策数据库 > 自然地理 > 正文
桂东县自然地理
更新时间:2018-10-18 15:06   作者:数据库编辑1   来源:桂东县政府网   文档类型:HTML

桂东县自然地理

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边睡,郴州市东部。处罗霄山脉南端,南岭北麓,诸广山西翼,八面山东侧。东北至东南面依次与江西省遂川、上犹、崇义县毗连,南与汝城县相邻,西与资兴市交界,西北与炎陵县接壤。介于东经113°37′~114°14′,北纬25°44′~26°13′。县境东西宽61.2公里,南北长53.6公里,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县城设沤江镇。全县辖11个乡镇,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1个居委会,102个村,总人口23万人。


桂东境内群峰高耸,重峦叠嶂,平均海拔900米,有大小山峰571座,其中海拔1800米以上高山22座。齐云山海拔2061米为最高峰,清泉镇圆明庵海拔291米为最低点。县城海拔830米,是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全县山地面积1344.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82.65%,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地势分东西两部分,东部西高东低,西部北高南低。境内有大小河流133条,分布均匀。东部主流泉江由西向东流入赣江;西部主流沤江及支流淇江、小水江等由北向南,经汝城、资兴入耒水,注湘江。


地质地貌


桂东县境内除无红岩类出露外,有六大岩类组合。


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包括冲积物、堆积物和残积物等。近代冲积物,分布于沤江、淇江、泉江及其支流沿岸;堆积物分布于河谷较宽阔的山麓地带,如四都、沙田等地;残积物分布较为普遍,在花岗岩分布区,残积物较厚;砂岩出露区,残积物较薄。海拔从低至高,土壤普遍形成从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的垂直分布。


砂页岩类 有砂岩、页岩、粉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等,分布在贝溪大岭至沙田大坑一带,南北长约2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岩,难于风化,构成山脊和陡坡;页岩、砂质页岩和粉砂岩质地较软,因而形成贝溪和沙田径口等山间盆地。


砂砾岩类主要分布于八面山主峰东北的山岭和四都谷地西部、南部及青鹅仙至大坑附近。零星的砂砾岩还见于八仙下棋、鹰峰仙、月光坑等地。由于砂砾岩岩石坚硬,抗风化剥蚀能力较强,因而形成尖削山脊和陡坡峭壁及单面山等形态。八面山主峰即由此类岩石组成。


灰岩类它主要分布于四都东水、西水谷地和其间的山岭及贝溪大岭至沙田鸡公脑一带。由于溶蚀常常构成岩溶谷地、岗地和山地。这些地段常有石芽、溶沟、落水洞、溶斗、溶洞等岩溶地貌。如四都的碧洞飞烟、仙人石田等。


变质岩类主要岩石有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含砾砂岩、夹板岩、硅质岩和结晶灰岩透镜体等。长石石英砂岩中的长石,风化成高岭土,而板岩富含泥质,缓坡地带堆积层较厚,板岩碎片和砂砾混杂其中。风化土肥沃,通透性好,在西边山林区往往能见到30度以上的陡坡地带,极有利于杉、松、杂木等林木生长。

  

花岗岩类它分布在县境东部和东北部,占全县总面积的57.77%。花岗岩类岩石中的钾长石、斜长石和云母,易风化,石英颗粒则呈砂粒混杂于风化土中,形成较厚的砂土和很厚的疏松母质层,风化壳厚度可达30米。特别是县城周围,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风化土层和母质层更厚,很适宜发展楠竹生产。清泉、桥头一带的花岗岩因矿物颗粒粗,且大小不均匀,颗粒的膨胀系数不同,因而产生的物理风化更为显著,很快地碎解成松散的颗粒。所以这些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崩岗到处可见。花岗岩风化成的土壤通透性良好,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差。


桂东县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相对隆起带和新华厦构造系的相对隆起带的复合部位。由于气候条件,形成相当厚的风化壳及流水的线状侵蚀和面状洗刷,因而形成了谷深坡陡、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桂东境内山高谷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岭谷相间。山地面积1344.81平方公里,其中中高山1272.64平方公里,中低山72.17平方公里;丘陵57.04平方公里;岗地15.11平方公里;溪谷平原34.6平方公里。山、丘、岗、平的比例为93∶4∶1∶2,构成以中山为主,山、丘、岗、平兼具的山区地貌。


全县有山峰571座。其中:800米以下的山峰13座,占2.27%;800.1~1800米的山峰536座,占93.87%;1800.1米以上的山峰22座,占3.86%。东面位于江西省崇义县交界处的齐云山主峰,海拔2061.3米,为县内第一高峰;西面与资兴市交界的八面山主峰,海拔2042.1米。


境内由于地面切割强烈,因而水系较为发达。全县共有大小溪河流133条,分属湘江和赣江两大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50条;50~100平方公里的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200平方公里以上的2条;5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条,即沤江,其流域面积为771.46平方公里。


桂东气候


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享有“天然氧吧、自然空调”的美誉。多年平均日照1440.4小时,平均气温15.8℃,其中夏季平均气温为23.6℃,比长沙低4.4℃,极端最高气温为36.7℃。年降水量1742.4毫米,最多年份为2444.2毫米,最少年份为1572.5毫米,年蒸发为1205.1毫米。各月之间的降水也不均匀,最多的是6月为251.4毫米,最少得是12月为43.0毫米,相差5.8倍。平均霜日29.1天,无霜期249天,气温昼夜差别打,且因地形及海拔高度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一山存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小气候区。


桂东林业


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赣边界,地处井冈山南麓,东江湖上游,湘江一级支流耒水、洣水、赣江一级支流泉江的源头,是我省重点林业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享有“动物南北走廊”、“珍稀野生植物王国”、“典型的生物基因库”、“军规颁布地•天然氧吧城”之美誉。森林覆盖率达85%。


桂东县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并具有典型性。该区植被属于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森林植被类型可分为3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5个群系(丛)。保存有约4000公顷原始森林,沟谷地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为南岭沟谷雨林,银杉林、南方铁杉林和穗花杉林是森林中的珍品,是我国银杉、南方铁杉、穗花杉保存数量最多,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是我国银杉分布的东缘。其天然植被是罗霄山山地植被小区的代表。境内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湖南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桂东县有维管束植物217科、922属、2259种,其中:种子植物178科、834属、2031种,是座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根据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其中I级5种,即银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Ⅱ级16种,即篦子三尖杉、福建柏、香榧、樟树、闽楠、野大豆、花榈木、厚朴、凹叶厚朴、毛红椿、喜树、金荞麦、香果树、黄皮树、伞花木、榉树;其中银杉享有植物“熊猫”之称。


桂东县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之地,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陆生脊椎动物240种,鸟类116种,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其中Ⅰ级4种,即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Ⅱ级36种,即猕猴、藏酋猴、穿山甲、青鼬、水獭 、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水鹿、林麝、獐、斑羚、苏门羚、凤头鹃隼、苍鹰、鸢、雀鹰、松雀鹰、赤腹鹰、普通鵟、燕隼、红脚隼、红隼、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白鹇、勺鸡、褐翅鸦鹃、草鸮、鹰鸮、长耳鸮、短耳鸮、斑头鸺鹠、领鸺鹠、大鲵、虎纹蛙。


由于湖南省特殊的自然地理区位,形成了全球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湖南省著名动物学专家、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学建经长期实地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湖南桂东“千年鸟道”为我国内陆除横断山脉以外的第二大鸟道,位于候鸟迁徙的中部线路上。


特色林产品有:黄菌、玲珑茶、南方红豆杉、红叶石楠等。


自然资源


独特的山区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银衫、水衫和30种二、三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密林深处,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金猫、猕猴、水鹿、金鸡、相思鸟等22种。山岗溪畔,生长着各种野生药用植物,有杜仲、厚朴、鸡脚黄莲等名贵药材及1000余种中草药。茶叶生产颇具优势,有茶园1.2万亩。桂东玲珑茶自1980年起多次荣获省、部优质名茶称号,为湖南八大名茶之一,1994年荣获湖南省首届“湘茶杯”和第五届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名优特产还有黄菌、香菇、巴西菇、玉兰片、花豆、白扁豆、薏米、金橘、硒烟等。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钨、锡、煤、铜、铅、锌、砷、石灰石、高岭土等,矿床或矿点共80余处。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3万千瓦。


旅游资源


桂东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休闲、避暑和旅游的理想胜地。周边有井冈山、炎帝陵、东江湖、丹霞山等著名旅游景点,境内有‘龙溪瀑布”、“碧洞飞烟”、“仙人二田”、“仙桥天乐”、“八面山自然保护区”、“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及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与唐家大屋、第一军规广场、红军长征首发地、沙田万寿宫等人文景观,供人们观赏与瞻仰。


Copyright 2008-2025 Powered by czswdx.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9022843号-1
主办单位: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中共郴州市委党校 网站维护: 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办公室
郴州日报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